首页 > 信息园地 > 行业新闻

中-日大豆产量生理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

2013-09-03 16:19:00  
     8月26日至29日,由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科学院大 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协办的“中-日大豆产量生理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市召开。来自日本的8名专家、南非的 2名专家和国内研究单位、大学的一百余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

  东北地理所副所长刘晓冰研究员致开幕辞。开幕式上,协办单位代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所长来永才研究员,中国大豆产业首席科学家韩天富研究员和日本作物学会会长东北大学国分牧卫教授分别致辞,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何卫主任出席了会议开幕式。

   17位国内外专家,围绕大豆产量形成的相关生理学问题,根据他们的研究积累分别做了特邀报告。国外9位学者是日本东北大学的国分牧卫教授、岡山大学的斋 藤邦行教授、千叶大学的矶田昭弘教授、京都大学的白岩立彦教授、日本大学的矶部胜孝副教授、佐贺大学的郑绍辉副教授、日本国立农业研究中心的岛田信二和前 川富也博士以及南非德班科技发展协会的Michiel A Smit博士,国内8位学者分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韩天富研究员、黑龙江省农垦育种中心的胡国华研究员、东北地理所刘晓冰研究员、沈阳农业 大学的谢甫娣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的年海教授、四川农业大学的杨文钰教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的王曙明研究员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郑殿锋教授。

  与会专家就学术报告中涉及的水分生理、光合生理、激素生理、胁迫生理、氮素营养、气候变化生物学、进化生物学、杂交大豆高产生理、超高产大豆生物学、高产栽培模式和技术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讨论。

   会后,外国专家及部分国内专家考察了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和海伦水土保持监测研究站,参观了东北地理所哈尔滨所区。有关科研人员向来访的专家介 绍了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和取得的科研业绩,并与专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为进一步开展深入合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次“中-日大豆产量生理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中外专家学者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机会,开阔了大豆产量生理研究的视野,拓宽了研究思路,也为今后开展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暂无文档
    分享到:
暂无评论

更多促销产品

更多最新产品

海能TANK微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