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园地 > 行业新闻

2013年食品安全问题年终盘点

2014-01-14 15:25:35  

 2013年国际食品安全热点解读

  序号热点名称热点概况结论

  1 马肉风波(欧洲)

  1月,瑞典、英国和法国在部分牛肉制品中发现马肉,德国宣布发现疑似“挂牛头卖马肉”情况。随后,爱尔兰、荷兰、罗马尼亚等欧洲多国卷入马肉丑闻,引发消费者反感。马肉风波是一起典型的以假乱真、消费欺诈案例,折射出造假者的贪婪、消费者的无奈和监管者的缺位。

  2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在欧洲牛奶的召回和在美国狗食的召回(欧洲、美国)

  3月,据荷兰乳业组织透露,在两家荷兰牛奶农场的牛奶中发现了过量的有毒物质黄曲霉毒素。被污染的牛奶已经立即从生产链上撤下销毁。随后美国一家公司发布召回公告,将对几款狗粮实施召回,因为产品中的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但尚未出现狗在食用后患病的报告。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强烈的致癌物质,无论是对人还是动物都会产生急性和慢性的危害。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危害人和动物。

  3法国多品牌瓶装水检出药物或杀虫剂残留(法国)

  3月,法国《6000万消费者》杂志曝出多款知名品牌瓶装水含有药物或杀虫剂的残留物,引发关注。消息称,该杂志对当地47种矿泉水、瓶装水进行检验,其中10种受到污染。报道认为,杀虫剂残留或与水产地农业活动相关。知名品牌瓶装水检出杀虫剂和他莫昔芬暴露出水源和加工存在的安全隐患,也给政府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

  4美国15个州出现大肠杆菌疫情(美国)

  4月,美国疾控中心宣布,遍布全美15个州的大肠杆菌疫情,造成至少27人感染,超过1/3的病患入院治疗,81%为21岁以下,最小的仅2岁。多种食品中大肠杆菌污染引发的疫情反映出其加工环境、加工过程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控制缺陷,也是食品安全监管仍需高度关注的重点。

  5俄罗斯发生沙门氏菌导致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俄罗斯)

  6月,俄中部城市彼尔姆近150名中学生因食物中毒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其中84人留院治疗。初步检查表明,病因是学校食堂的肉饼、鸡蛋饼等食物受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全球性食品安全问题,对食品原料严格检验、食物彻底加热、避免交叉污染是预防沙门氏菌中毒的关键环节。

  6恒天然“肉毒杆菌”乌龙事件(新西兰)

  8月2日,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宣布,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旗下工厂生产的约28吨浓缩乳清蛋白粉被检测出含有肉毒杆菌毒素,这些乳清蛋白粉作为原料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饮料等产品,已有部分出口至中国等海外市场。国际社会鼓励食品企业对消费者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从这点讲,恒天然做到了。但同时也暴露出浓缩乳清蛋白在生产过程控制、常规检验、信息发布等环节存在不足,国内相关企业和部门需引以为戒。

  7含有猪肉DNA的清真羊肉汉堡,波及英国莱斯特的一所学校(英国) 

 3月,英国在伦敦圣玛丽学校的清真校餐中,发现清真鸡肉肠和汉堡中竟含有猪肉DNA,令人震惊和不可接受。这是马肉风波的并发症,同时可能带来宗教冲突。警示世界各国重视食品造假问题。

  8印度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印度)  

      7月16日,印度东部比哈尔邦一所小学的47名学生在学校进食印度米豆粥之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造成22人死亡。事件之后,当地出现了暴力示威。包括学生家长和村民在内的数百名示威者放火焚烧了四辆警车。食品安全事件殃及人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监管绝不能儿戏。


  9泰国大米检出杀虫药溴甲烷残留(泰国)

  7月,在泰国消费者基金会6月化验的46个市售食米样本中,发现34个样本含有杀虫药溴甲烷,其中13个样本溴甲烷含量超出中国标准5ppm。如果以中国的标准而言,46家在泰国市售的白米中则有13家不合格。大米是亚洲人的主食,安全问题不可小视。海关对进口大米的安全性应严格把关。

  10巴西原料奶掺假事件(巴西)

  9月,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的五家牛奶场,在原料牛奶掺入大量井水。为掩盖掺水,在奶中掺入大量尿素,许多品牌的牛奶中都发现了甲醛的存在。世界大同,造假者各有千秋。原料乳掺假道理相同,方法各异。

  11日本知名商家食材标识不实的欺诈行为被揭露(日本)
  11月,日本多地接连曝出多起食材虚假标识事件,牵扯多家老字号酒店和百货店,涉及鱼、虾、牛排、酒、葱等。共同社解读,越来越多的日本餐饮企业近年把食品制造业务外包,导致原材料管理不到位,是造成虚假食材标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的食材造假不仅会引发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也为食品监管和检验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

  12德国肉制品厂将腐败肉与鲜肉混杂加工出售(德国)

  12月,德国境内有肉制品工厂将数吨腐败的肉与鲜肉混杂制成加工肉再出售的做法,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腐败肉和鲜肉是两个混淆的概念,就像黑和白。黑的有毒,白的安全。颠倒黑白必然会付出代价。

  2013年中国食品安全热点解读

  1.新西兰奶粉检出双氰胺
  概况:1月,新西兰牛奶及奶制品被检测出含有低含量的有毒物质双氰胺(二聚氰胺),我国紧急与新西兰联系,当日新西兰大使向消费者道歉。

  结论:污染是由使用含双氰胺肥料造成微量残留,因低于欧盟标准,不构成健康风险。

  2.镉大米

  概况:2月,在广州市场随机抽取多批次湖南大米,结果显示镉超标,属于不合格产品。为此,广州市食药监局抽检结果,大米及米制品镉超标率达44.4%,同时公布涉事的餐饮单位、涉事米制品企业等信息。

  结论:大米及米制品镉超标事件属于湖南省局部地区受镉污染的土壤上种植水稻加工的大米,或使用大米制作米制品导致镉超标,不是非法添加。

  3.“美素”奶粉疑云

  概况:3月,央视曝光美素丽儿奶粉涉嫌造假事件,美素丽儿奶粉中国进口商:玺乐丽儿进出口(苏州)有限公司在混装奶粉时,不仅涉嫌更改保质期、使用过期奶粉,还涉嫌使用价格较低的低段奶粉充当价格较高的高段奶粉。

  结论:这是一起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中典型的知假造假的违法犯罪行为。

  4.农夫山泉被指生产标准不如自来水

  概况:3月,消费者投诉称,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中出现黑色不明物。某报撰文称农夫山泉执行的产品标准在砷、镉等毒理指标上宽松于两个强制性国标。农夫山泉回应,其饮用天然水既执行浙江省地方标准,也遵守国家标准。

  结论:企业在标准的使用上存在不当之处。但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非食品安全事件。

  5.“掺假羊肉”

  概况:5月,江苏江阴犯罪嫌疑人卫某等,以狐狸、水貂等未经检验检疫的动物肉制品制售假羊肉。


  结论:狐狸等皮毛动物肉冒充羊肉属于食品安全事件。上存在不当之处。但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非食品安全事件。

  6.三品牌奶粉检出反式脂肪酸

  概况:7月,一家港媒报道发现,三品牌国产婴儿配方奶粉中,每100克奶粉检出含0.4~0.6克反式脂肪酸,但含量并未超出内地和国际安全标准。该报道被部分媒体转发,标题被修改为“XX奶粉被曝含反式脂肪可诱发心血管病”等耸人听闻的话语,引发消费者担忧。

  结论:报道中奶粉中检出反式脂肪酸是天然带入,符合我国相关标准。这次的媒体报道有严重误导作用,非食品安全事件。

  7.对胶原蛋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质疑

  概况:5月,一则声讨胶原蛋白口服功效的微博引发关注。而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告某胶原蛋白产品涉嫌违法宣传被查处。7月关于“胶原蛋白美丽神话”的报道令事件升级,10月涉及部分品牌胶原蛋白产品未检测出胶原蛋白的媒体报道,令消费者再度陷入恐慌。

  结论:应科学认识胶原蛋白和产业,对个别企业的不当行为,应该有针对性监督与批评,不能全盘否定。

  8.肯德基、真功夫等冰块菌落超标

  概况:英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超过六成开在商业街的餐饮连锁店提供的冰块细菌数量甚至超过取自马桶水箱的水。随后央视记者在快餐店中,买来可食用冰块和抽取马桶水样品送去检测。显示,菌落数量均高于国家标准,且高于马桶水数倍。

  结论:无致病菌检出、未发生人群健康不良事件,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9.“瞎果门”

  概况:9月,有报道指出多家果汁企业均从果农处收购瞎果(即由于各种原因腐烂变质或未成熟之前就跌落的水果)用以榨取果汁。曝光后,知名企业汇源也卷入其中。

  结论:以原料收购环节存在的腐烂、落地果现象即判断“瞎果”,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10.地沟油变身食品原料,百余企业涉案

  概况:10月,涉案金额6000万元,涉及117家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及个人粮油店的特大地沟油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该案是开庭审理的第一起“地沟油”大案。

  结论:全程监管是食品安全的保障,法律是舌尖安全的最后底线。

  11.方便面被曝含重金属

  概况:11月13日,台湾媒体报道称,台湾市售的包括“康师傅香辣牛肉汤面”、“韩国辛拉面”等在内的多个名牌泡面的油包都含铜、铅、砷、汞等重金属。

  结论:台湾方便面酱包中检出的重金属含量都远低于我国以上相关限量标准,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

  12.纸塑包装疑似迁移出“塑化剂”

  概况:12月,某报文章指出,方便面中为何会含有塑化剂,则始终成疑。“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表示,面饼里发现的塑化剂成分,可能跟外包装的塑料袋或纸质桶有关。

  结论:国家对食品安全事故定义为,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以上报道的“事件”谈不上什么危机,更不是食品安全事件。
    暂无文档
    分享到:
暂无评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益择网”或“益择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择网,转载或摘编请必须注明益择网, http://www.51select.com/ ,用作其他用途请务必联系本网 。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更多促销产品

更多最新产品

海能TANK微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