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物构所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取得进展
6343-02-24 15:22:39
深紫外(λ<200 nm)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是全固态激光器输出深紫外激光的关键元件。目前,仅有KBe2BO3F2(KBBF)晶体实现了Nd:YAG的直接六倍频深紫外激光(波长=177.3 nm)输出。KBBF晶体拥有优异的光学性能,但其晶体的层状习性、原料剧毒等制约了更广泛地应用。设计合成新一代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是亟待研究的课题。

福建物构所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院重点实验室叶宁课题组,成功将碱土金属阳离子引入到氟硼酸盐体系中,合成出首例非心的碱土金属氟硼酸盐M2B10O14F6(M=Ca,Sr)晶体。实验表明,该系列晶体具有良好物化性能、较大倍频效应(2.3-2.5×KDP)和短紫外截止边(<200 nm),理论预测的最短相位匹配波长可达到169nm (Sr2B10O14F6)和171nm (Ca2B10O14F6),是具有广阔前景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和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春苗”人才专项等项目的资助。
深紫外(λ<200 nm)非线性光学(NLO)晶体是全固态激光器输出深紫外激光的关键元件。目前,设计合成新一代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是亟待研究的课题。研究所成功将碱土金属阳离子引入到氟硼酸盐体系中,合成出首例非心的碱土金属氟硼酸盐M2B10O14F6(M=Ca,Sr)晶体。该实验结果对后续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阅读
- • 两篇Nature发布癌症重大突破:世界首创减少癌细胞转移的新方法 2023-08-04
- • 科技新篇章,共同聚焦2023宽禁带半导体先进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 2023-07-25
- • 纳米孔测序仪:小小“身躯”却是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访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白净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07-11
- • 906项 2023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公示 2023-07-05
暂无评论
- 网友评论:
- 已有0条评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益择网”或“益择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择网,转载或摘编请必须注明益择网, http://www.51select.com/ ,用作其他用途请务必联系本网 。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