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组确定了狼疮的潜在治疗靶标
2021-05-14 17:20:05在JCI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嗜中性粒细胞的内质网(一种通常在细胞中产生蛋白质的细胞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中变得紧张。这种压力激活了一个称为IRE1α的分子,该分子似乎在小鼠的狼疮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密歇根大学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小组研究了微生物学,皮肤病学和风湿病学,发现IRE1α协调了狼疮嗜中性粒细胞释放嗜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物或NETs。NET是粘性的蜘蛛网状结构,如果在错误的时间或在错误的位置释放,会引起炎症。
NET在狼疮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它们触发自身抗体形成并促进血管凝结和损害。
感谢研究作者巴塞尔·阿布伊塔(Basel Abuaita)博士的先前工作。和Mary X. O‘Riordan博士研究小组的密歇根大学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知道,IRE1α通路对于另一种可能致命的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模型中的中性粒细胞活化很重要。
“鉴于中性粒细胞在狼疮中过度活化,我们假设IRE1α途径也可能是这种疾病的一部分,”密歇根大学风湿病学博士后Gautam Sule博士说。“正是促使这种合作的原因,结果是在狼疮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中发现了一个异常激活的IRE1α途径,该途径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但是,这项新研究提出了独特的挑战,因为研究作者Jason S. Knight,MD,Ph.D.认为。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风湿病学家,中性粒细胞并不容易研究。
他说:“尽管嗜中性白细胞是循环中最常见的白细胞,但它们很难在实验室中使用,因为它们寿命不长,并且没有良好的细胞系可以复制其功能。”
这意味着研究团队必须每天从人血中纯化中性粒细胞以进行实验,但幸运的是,这项工作取得了回报。
尽管研究小组现在对狼疮中的中性粒细胞生物学有了更多了解,但他们说,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下一步将包括对一大批狼疮及其他相关疾病(例如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
奈特说:“这是基础细胞生物学家和转化科学家的良好合作伙伴关系。如果我们中的任何一个试图单独进行研究,那么这个项目将是不可能的。”“我们很幸运能来到像UM这样的地方,这些伙伴关系不仅可能而且得到积极鼓励。”
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指正。更多相关资讯或生化试剂耗材需求可关注或联系益择(www.51select.com)。
- • 两篇Nature发布癌症重大突破:世界首创减少癌细胞转移的新方法 2023-08-04
- • 科技新篇章,共同聚焦2023宽禁带半导体先进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 2023-07-25
- • 纳米孔测序仪:小小“身躯”却是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访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白净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07-11
- • 906项 2023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公示 2023-07-05
- 网友评论:
- 已有0条评论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