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新证据让诺奖评审头疼
2012-10-09 15:38:34 张梦然发布 来源:中国科技网截至目前,2012年一项最大的科学事件,就是7月4日欧核中心科学家宣布发现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粒子。数年前,欧核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建造出来的基本任务几乎就是为了寻觅“上帝粒子”的踪迹。因为在这个粒子被预言出来之前,物理界标准模型有一个致命缺陷——它所演绎出的世界里没有质量。直到1964年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并假设希格斯粒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一切才得以自圆其说。
而正是这般的重要性,让7月份的这次成果宣布具有了足够的历史意义。英国物理研究所主席彼得·奈特评价认为,其在物理界的地位堪比生物界当年发现了DNA。而人们也纷纷议论该发现是否足以赢得一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杯。
在9日结果公布前,没人得知希格斯粒子的新证据能否叩开这扇物理学界最高奖项的大门,不过,由于这一最新发现的粒子还未经官方确认为希格斯玻色子,部分诺贝尔奖项观察家们持保留态度。因为这一新发现粒子并非希格斯玻色子的可能性确实存在,只不过很小很小而已。而伦敦国王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约翰·艾里斯指出,希格斯本人肯定终有一天会荣登诺奖宝座,“但不是今年”——因为证据来得太晚,且还未经最终证实。
但有声音认为,如果希格斯粒子被发现的最终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新的问题则是:应该由谁来获此殊荣?从理论的建立来讲,在1964年间,先后有6位物理学家在4个月期间出版了一系列关于该理论的相关文章,每个人的研究都可说是站在其他人的肩膀之上;而从粒子的发现过程来看,则更为复杂,因为有数以千计的物理学家在欧核中心从事相关研究。
因而,让诺奖评审们头疼的问题是,即便能判定该发现有资格得奖,还需决定该奖颁给理论派还是实验派,亦或两方都给予表扬。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物理学家艾蒂安·克莱因则说,希格斯玻色子最终赢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十拿九稳的事,他建议评审们“冒个险”把奖杯颁给三方:彼得·希格斯、当年构建理论的另一名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格勒特以及欧核中心。目前,一个诺贝尔奖项最多可以有3名得奖人,可以颁给机构,但不颁给已过世者。(张梦然)
《科技日报》(2012-10-09 二版)
相关阅读
- • 两篇Nature发布癌症重大突破:世界首创减少癌细胞转移的新方法 2023-08-04
- • 科技新篇章,共同聚焦2023宽禁带半导体先进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 2023-07-25
- • 纳米孔测序仪:小小“身躯”却是高精尖技术的“集大成者”——访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白净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3-07-11
- • 906项 2023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受理项目公示 2023-07-05
暂无评论
- 网友评论:
- 已有0条评论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益择网”或“益择网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择网,转载或摘编请必须注明益择网, http://www.51select.com/ ,用作其他用途请务必联系本网 。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