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文献 > 

PM2.5 监测及评价研究进展

2013-05-03 14:28:46    益择发布
PM2.5
监测及评价研究进展
傅敏宁1 ,郑有飞1 ,徐星生2 ,牛鲁燕3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2. 江西省气象台,江西南昌330046
3.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200
摘要:综合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PM2.5
的监测方法、观测站网建设发展,以及PM2.5
对人体健康、大气环境及天
气、气候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并对国内外PM2.5
空气质量标准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加强PM2.5
监测及影响
评价的建议。
关键词:PM2.5
,监测,人体健康,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33(2011)04-0001-06
0 引言
大气颗粒物质(Particulate Matter,PM)是大气
中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粒径为0.01—100 μm
的大气颗粒物,统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1-2]。而
PM10
和PM2.5
分别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
10 μm 和2.5 μm 的大气颗粒物。PM10
也称为可吸
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les),世界卫生组织(WHO)
则称之为可进入胸部的颗粒物(Thoracic Particles);
PM2.5
因其能够进入人体肺泡,故被定义为可
入肺颗粒物(Repairable Particles)[3-5]。PM2.5
属于细
微颗粒物范畴,通常也被称为细粒子(Fine Particles)。
PM2.5
的主要来源为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
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
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虽然PM2.5
只是地球大气成分
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由于大部分有害元素和化合
物都富集在细颗粒物上,而随着粒径的减小,细颗
粒物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和呼吸系统对其的吸收
率也随之增加,因此,相对于TSP、PM10
,粒径较小
且毒性较大的PM2.5
对空气污染、大气能见度、人体
健康以及大气能量平衡影响更大[6-7]。目前,PM2.5

成为国内外城市大气的首要污染物[8-9],是大气气
暂无评论

更多促销产品

金牌秒杀(剩余

600ul,带盖氧化铝坩埚600ul,带盖氧...

更多>>

最新产品更多

海能TANK微波消解仪